第63章 苦皮知县大老爷_诈宋
八零小说网 > 诈宋 > 第63章 苦皮知县大老爷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63章 苦皮知县大老爷

  突然被锁链拿了住,安维轩不由得惊叫道:“你等是何人?”

  只听得那为首的人拉着手中铁链,拽得安维轩一个趔趄,同时口中嘿嘿一声冷笑:“差爷我己经等了你许久了,与差爷去县衙走一遭罢!”

  借着路边灯光,隐约可见几人身上着的是衙门公差打扮,安维轩叫道:“吾乃赴考的举子,尔等安敢辱没了吾等斯文。”

  那公差嘿嘿的冷笑了数声,道:“差爷我不管你是什么举不举子,你在这里鬼头鬼脑欲怀不轨,随我去大老爷那里再去说罢。”

  自绍兴和议后天下渐渐承平,临安城做为都城日渐繁华,昔日杭州是路府现下改名临安做为都城,现下的临安百姓见惯了世面,极是喜欢看热闹,这边见有官差拿人,便有人开始凑过来看热闹。

  听言,安维轩心中不禁“咯噔”一下,这下秀才遇到兵有理说不清,遇到了粗鲁差伇自己是丝毫办法也没有,眼见着聚来围观的人越来越多,安维轩无奈只得被几个差伇拿着去了仁和县衙。

  现下天己经晚了,仁和县衙大门己经关闭,那为首的差伇叫开大门,又教那门子掌灯,才押着安维轩进了仁和县衙,穿过大堂进了二堂,那为首的差伇吩咐道:“你几人守着这厮,我去禀与大老爷知晓!”

  几人应了一声,那差伇向内堂花厅行去。

  那门子得了吩咐开始于二堂掌灯,安维轩看的清楚,这二堂与前衙大堂相比小了许多,也简陋了许多,但也有县太爷所坐的公案与书吏记载案情的书案,

  不多时,脚步声响起,只见得一个三十多岁的青袍官员行在前面,几个官差书吏随在身边,进了县衙二堂,那将安维轩解来的差伇便叫道:“大老爷,就是这厮于守于那牛家绸庄附近探头探脑,教我等拿下了。”

  看守安维轩的几个差伇看到那青袍官员立即口称见过大老爷,又向安维轩斥道:“硊下!”

  这青袍官员不用问,安维轩也知道此人是仁和县知县,口中叫道:“吾乃进京赶考的举子,被不明不白的用了刑具拿到县衙斯文尽丧,又为何要硊?”

  那仁和知县正要于公案坐下,听言眼中不免露出吃惊之色。

  那掌完了灯的门子却未急着退去,今日早上便收过安维轩的好处,又见过安维轩几度进出县衙,方才进门时便识出了安维轩,此时有意卖好与县太爷,打了个辑,说道:“禀大老爷,小的白日间见过此人,此人来寻过周仵作,周仵作下午早些下了差带此人归家,临走时与此人有说有笑,言说此人是他家后辈是来应京赴考的举子。”

  听这门子言,安维轩有种泪流满面的感觉,忙应道:“这位差官说的不错,安某是平江府中选的举子,仁和县仵作周老大人算是吾家长辈,吾祖父首徒是也。”

  听言,那几个将安维轩押来的差伇面面相觑,瞧那门子面上有许多不悦之色。

  那仁和知县听言,面上也有惊诧之色,问道:“你说本县周治昌是你家长辈?”

  依关系周仵作是安维轩的师伯,称呼自然要尊重许多,安维轩忙回道:“回老父台的话,在本县作仵作的周老大人是吾师伯,老父台若不信,可将我那师伯请来一问便知。”

  周仵作是县太爷请来的人,虽与自己同在县衙当差但所有人对其是礼敬有加的,那捉安维轩来的捕头一是要些情面,二来为了避免被大老爷怪罪,口中依旧叫道:“大老爷,此人在那绸布庄前鬼头鬼脑,吾等得了大老爷吩咐在那看守……”摘书吧那知县老爷听得门子言,很是不悦的吩咐道:“着人去请周仵作前来,待辨明了此人身份再说!”

  话虽如此,但安维轩的身份十之捌玖是不会假了的,那知县老倒也识趣,教人将安维轩身上的锁链拿了下来,免得周仵作见了安维轩这般模样,心中对自己有些不满。

  那差伇得了吩咐,腿脚飞快的离了去,去请那己经睡下了的周仵作。出了县衙便口中不住的嘀咕,得了大老爷的吩咐晚上受苦受累的去蹲点守差,一没油水二没好处,还摆出了个大乌龙,更让大老爷丢了脸面,弄个自己几个人里外不是人,又心中不禁埋怨大骂安维轩,大晚上的你一个举子不去睡觉或是读书,在外面瞎逛悠个什么。

  三世做恶,府县同城。仁和县不止是府县同城,还是路府县同城,更是都城路府县同城。

  论面积,仁和县和钱塘县不相上下,但钱塘治下在杭州西南包括西湖以西及偏西北,治下多山多水不算是富庶之地,虽说南边有小半个临安府与整个皇宫都在治所之下,但后者能是钱塘县能管的么。

  再说仁和县,治下包括整个临安府的北城与东北,不是繁华的商业区便是水陆交通要道,治下尽是遍地流钱的膏腴之地,地势也相对较为平坦所以人口众多,钱塘县与仁和县比起来,差的可就不是一点半点了。

  所以自建炎南渡以来,仁和县有天下第一县之说,仁和知县有天下第一知县之说,妥妥的京畿赤县七品官员。

  但就任仁和知县大老爷的褚知县却要喊宝宝心里苦啊,这京畿第赤县的县太爷哪是那般好当的,地面上不是天潢贵胄就是重权在握的朝臣,要不便是富甲豪绅再不就是致仕归养的官员,岂是自己一个小小的知县所能吃罪的起的。

  常言道宰相门前七品官,朝中各级官员前去拜见,无不客客气气,若是少了门规钱人家还要让你久候,说不好听点宰相家一个门子就能拿鼻孔看你,把一个知县老爷鄙视的体无完肤。

  天子脚下,发生屁大点事在不轨之人的搬弄下,传到天子耳中都会变成大事,这知县又岂是好当的,褚知县就任仁和知县半年来可谓是兢兢业业不敢有丝毫怠慢,人才三十几岁经这半年来的操劳,头上便凭添了许多白发,更是掉了许多。

  南宋时对知县的考核有着极为成熟的标准,以至于到了宁宗时期被归为“四善四最”:一生齿之最:民籍增益,过丁入老,批注收落,不失其实二治事之最:狱讼无冤,催收不扰三劝课之最:农桑垦殖,水利兴修四养葬之最:屏除奸盗,人获安居,振恤因穷,不致流移,虽有流移而能招诱复业,城野遗骸无不掩葬。

  宋代知县这四善四最,归纳来说就是户口、狱讼、课税、兴修水利、养生葬死等民生事业,亦可以说这是历代知县县令等亲民官的主要职责。

  仁和县治下尽是流脂膏腴之地,称为天下最富裕的县也不为过,有正因为有钱户口、课税、兴修水利之事在程知的眼中看来都不算事,但四善四了之中的治事之最,实则了让自己头痛。

  古时法制教化浅薄,又加上连续十几年兵燹百姓们好狠斗勇,而仁和县治下因繁华利益往来众多,常有人因些小口角而大动脚拳以致于出了人命官司,令这位程知县以烦不胜烦,最后不得不动用情面,将周仵作请到县衙。

  不期这几日又出了桩命案,有商户牛百一死于名伎莫愁寓所,起初这程知县只是以为那牛百一是因得了见不得人的急病如马上风等病猝死,但仵作查验尸首过后却发现这牛百一是中毒而亡。

  人命官司无大小,偏偏这莫愁娘子又是最近临安正当红的名伎,交往的又都是些富商巨贾与朝中官员,案情的影响力已然无限被放大。

  偏偏那莫愁娘子是个柔弱的人儿,被自己依仗着官威吓唬了几句,打了几板子用了些刑吃不了苦头认了罪。若换到寻常伎家寻常府县,这案子也便马马虎虎的结了,偏偏这伎家是个名人,此地又是京畿之下,如此草率的结了,日后若被翻了出来,不仅是自己乌纱不保怕是还要被充军流放。

  程知县不安心啊,脑洞大开若干更是广散网张,意图多寻些有关此案的线索,巧不巧的一干差伇今日守在那牛百一的绸布庄前,将安维轩捉了起来。

  请收藏本站:https://www.baling9.cc。八零小说网手机版:https://m.baling9.cc

『点此报错』『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