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4章 山阴县衙前击鼓_诈宋
八零小说网 > 诈宋 > 第114章 山阴县衙前击鼓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114章 山阴县衙前击鼓

  渡过钱塘江,穿过地界不大的萧山县便到了山阴县治下土地,说山阴与临安不过是一江之隔是毫不为过的。只因为萧山县的地理位置,萧山县治下土地是沿钱塘江入海口自西南到东北的狭长一带,而南面的山阴县界至钱塘江不过三十几里许。

  山阴县,为浙江绍兴古县名。山阴县始设于秦代,得名于南部的会稽山,为会稽郡二十六县之一。民国元年,并山阴、会稽为绍兴县,至此再无山阴县。所以后世除了绍兴本地人,大多都己不知山阴在何地。

  安维轩本是不想来山阴的,但陆游在家中太孝顺亦或是说惧怕母亲,这厮想要与唐婉破镜重圆定是会阻力重重,甚至是不敢开口,安维轩不得不陪着走上一趟。为此,安维轩特去请了几日假期。

  不愧是祖上做过副宰相又在当朝做过大官的家族,陆游家的宅院虽远不如豪强那般占地广阔与奢华,但宅中处处皆显露出诗书传家的风雅气韵,书画更是陆家不可缺少的装点之物,甚至安维轩还看到陆家墙壁上挂的书画多是本朝名臣名家与当世大儒的作品。

  仅仅这一点,陆家便远非寻常富户所能此比。

  对此,安维轩不得不赞叹,这便是家族底蕴。对此,安维轩这个出身自小门小院的小人物,很是有些自卑的感觉。

  进得门未得相见陆家长辈,陆家下人便与陆游言道:“三衙内来的正是时候,老爷近日染了病……”

  听言,是为孝子的陆游忙向家中后宅行去。

  安维轩这做客人的自是不能落了礼束,随在陆游身后一并来了后宅。

  来到自家父亲居住,陆游见母亲守在父亲身旁,上前拜道:“儿子见过父亲、母亲大人,听家中下人言父亲大人染疾,不知身体现下如何?”

  “回来便好。”陆游的父亲陆宰点了点头,示意自家儿子起来:“岁数大了,身子骨便不利落了,这几日吃了药好了一些。”

  陆母注意到陆游身后的安维轩,问道:“这位小官人是我家的三郎的朋友?”

  “这是儿子在临安新近结织的朋友,平江府吴县人氏,今岁的探花郎安维轩!”陆游忙与自家父线介绍道。

  “晚辈见过陆老先生,陆老夫人!”安维轩忙上前拜见。

  陆游之父陆宰支撑着身子,点头示意:“小小年纪便高中探花,平江府果然是文脉荟萃之地。”

  陆母虚扶安维轩起来,上下的量着不禁点了点头,又与自家儿子说道:“你看看人家安探花,小小年纪便中了三鼎甲,再见你比人有还年长了几岁,整日里只想着儿女情长不思上过,至今是一事无成……”

  对此,陆游很是有些无地自容:“孩儿会努力的!”

  一不小心,成了后世老百姓口中常说的“别人家的孩子”,对此安维轩心中也很是无奈。

  这时陆宰强撑着身体,言道:“我陆氏并非富裕之家,能令老夫引以为傲与夸口的惟有家中藏书了,若是世侄闲来无事能在我陆家久居的话,我陆家双清堂中的书籍尽可任贤侄观阅。”

  安维轩忙道:“能读陆伯父藏书,实是小侄三生有幸。”

  点了点头,陆宰又与自家儿子言道:“三郎,为父有疾在身,诸事不便,你莫要怠慢了探花郎。”

  见陆宰气色不好,安维轩扯了扯陆游衣角,又拜道:“伯父有疾在身,晩辈不敢多做打扰,且先退下了。”

  “与为父好生招待安小友。”陆宰点了点头,显然对安维轩的表现很是满意。

  靖康年间金人入寇,陆宰落职退居乡里专心于藏书和读书,后于绍兴年间出仕又与秦桧政见不和又归还家中,建有藏书楼曰“双清堂”,藏书数万卷。绍兴十三年,皇室地藏书缺书较多,诏求天下遗书,最先是命绍兴府抄录陆宰家所藏之书,多达一万三千余卷。

  晚饭是与陆家一起吃的,安维轩看的出来陆游的两个兄长只是寻常人,没有遗传陆家读书的基因。又见陆家主母是个能主事甚有主见的人物,也怪不得陆游会被、逼无奈会休妻了。

  次日,安维轩以外出观看山阴风土人情为情,带着柱三出了陆家,随之沿街打听,来到了郊外。

  口渴,安维轩见到一处茶摊坐下,那茶博士忙奉下茶碗又用开水烫了又烫,才冲泡起来。

  啜了口茶水,安维轩问道:“那茶博士,我来问你,这附近可有一处名为无量庵的地方?”

  “官人,那里便是无量庵!”那茶博士听言,伸手一指远处的树林忙回道:“那树林子后有家观音庵,供奉着观世音大世,有个唤做妙因的尼姑在那里主事。”

  安维轩试着问道:“我听闻那尼姑算卦很是灵验?”二五万“官人是读书人也信这个?”那茶博士笑问道,自知感觉说错了话,又言道:“命格这事要看自家信与不信,信则有不信则无嘛!”

  听这茶博士的意思,这尼姑算卦显然是不大灵验的。

  教柱三扔了几枚铜钱与那茶博士,安维轩随之向那尼姑庵行去。

  柱三上前叩门,没等多会,吱呀一声门开了。是个小尼姑上前开的门,只见这小尼姑十七、八岁的样子,一身坏灰色的法衣,头上戴着佛帽将头发包了起来。

  这里要说明一下,在清之前寺院与寺庙里的和尚极少数才剃光头的,大多都似水浒传中武松那般以头陀的打扮行走,此时连和尚都蓄发,尼姑更是不需剃度。

  至于寺院与寺庙的称谓则更有说法,寺院之所以叫寺院是因为那是寺院是由皇家建造并为皇帝祈福的所在,为皇家所有而寺庙则是民间和尚向民间百姓化缘所得建立,是民间百姓常去的所在,所以二者之间有着极大区别,称谓自然也是不同。

  隋朝之前僧倥和的僧衣是白色与灰色,隋朝开始仿制佛陀穿过的补丁加补可的破衣服,也就是后世的袈裟原型,直到唐朝末年皇家寺院里僧人才开始穿黄、色僧衣,因为寺院是为皇家所有,寺院里的和尚也相当于后世公务员的存在。

  开门见是两个男人,那小尼姑神情间略有些慌张羞涩,强自镇静道:“这里是尼姑庵,不知施主有何事?”

  安维轩拱手道:“我听闻贵庵的妙因师太算卦向来灵验,故而在下欲向妙师太求上一卦,不知小师太能否行个方便?”

  “此事不是贫尼说的算的,贫尼还要去问我家师父。”

  尼姑庵本就是为那些不方便去寺庙的女眷准备的,那小尼姑许久也不见个男人,特别还是个俊俏且看穿戴不俗的后生,心中跳呀跳的,连说话的口风都不严谨。

  “那劳烦小师太了!”安维轩再次拱手道。

  那小尼姑关了门进去片刻又出了来,说道:“我家师父说了,这里是尼姑庵不与男客算卦,二位施主还是回去罢。”

  “求小师太怜悯!”安维轩从怀中掏出一贯交钞,言道:“小生寒窗苦读多年,却是一事无成,曾问询过许多卦士俱都说小生能金榜高中,然今岁小生却又再次落第,闻得妙因师太卦术高明,今日特来求师太一卦,还请小师太再次与小生带言。”

  看着安维轩递过来的交钞,那还本犹豫的小尼姑应了一声,忙得再次进门禀报,这次连庵门都忘记关了。

  不多时,那小尼姑再次出得门来,与安维轩说道:“我家师太说了,看施主这般心诚的份上,便破例与男施主算上一卦。”

  “你在门外等候!”安维轩与柱三言道,随即跟在那小尼姑的后面进了庵,来到大堂只见这屋里壁上供着观音大士的画像,画像下是供台,各类用品一应俱全。供台之外屋里却有一个矮木榻,榻上有两个蒲、团,看来是用来打坐之用。

  这时,那小尼姑教安维轩在正堂等候,自己走向里间言道:“师父,徒儿将那施主带来了。”

  说话间,一个中年尼姑从来到前堂,上下打量着安维轩。安维轩也在打量这尼姑,只见这尼姑年近四旬,依旧是没有剃度,用佛帽将盘起的头发收拢在里面。

  安维轩施礼道:“小生听闻师太卦术极为灵验,还请师太与小生算上一卦。”

  “既然施主这般心诚,贫尼哪有将信士推出的道理。”那尼姑点了点头,于佛前的蒲、团上坐下,言道:“请施主报上姓名与生辰年月八字……”

  安维轩倒也未曾做假,将自家姓名籍贯与生辰八字报了出来。那尼姑装模做样的计算了一番,与安维轩说了一堆没头没脑的话,大意无非是教安维轩坚持再坚持,必有金榜高中的那一日。

  听在耳中,安维轩只当是废话,又与那尼姑一贯交钞当做卦资,才离了去。

  ……

  出了尼姑庵,安维轩叫上柱三,吩咐道:“去山阴县衙。”

  到了山阴县衙外,安维轩命道:“去击鼓告状。”

  放在以前,柱三是万万不敢击县衙前大鼓的,现下安维轩中了探花又在朝中做事,自家这个做长随的眼下虽然看似低微,将来安维轩只要外放为官,自家的身份自会水涨船高,到时免不得会有许多人来巴结自己。

  咚,咚,咚的鼓声响起,引得山阴县衙外的许多行人驻足观望。

  又过了片刻,自山阴县衙走了两个皂隶狐假虎威的问道:“是哪个击鼓,状告何人?”

  自从安维轩做了官,柱三胆子比往前大的多了:“我家官人状告城郊无量庵的尼姑妙因,借算卦之名敛人钱财,致人夫妻分离……”

  请收藏本站:https://www.baling9.cc。八零小说网手机版:https://m.baling9.cc

『点此报错』『加入书签』